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机构与师资 > 民族学系 > 正文

民族学系

民族学系

和奇

来源: 日期:2017-11-16点击:

  

 和奇,1988年生,纳西族,云南迪庆人,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副主任,民族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考古、印度东北民族问题。

  讲授课程:《考古学概论》《中国考古发现与探索》《族群理论与民族主义》《人类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教育背景:

      厦门大学考古学本科 2011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硕士 2014年

      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 2022年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 2017-2018学年

  独立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缅甸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015年。

      云南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研究,2018年。

      云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印度东北地区民族冲突研究,2023年。

      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项目:后殖民时代印度东北那加人民族主义运动研究,2017年。

      云南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考古学与民族史重构,2014年。

  论文和研究报告:

     《缅甸史前至骠国时期的考古学研究综述》《东南考古研究》(第五辑),即出。

     《缅甸的青铜文化遗存及其与云南青铜文化的关系》,《南方文物》 2022年第3期。

     云南出土环钮编钟初论》,《云南文物》 第93期,2022年。

     《石寨山文化农业述略》,《四川文物》2021年第2期。

     《探索缅甸早期文化特征》,《人与生物圈》 2021年第2期。

     《试论缅甸萨蒙河流域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南方文物》2020年第5期。

     《云南迪庆人才状况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

     《石寨山文化墓葬随葬铜器初步统计分析》,《石寨山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

     《城市文明与陶器制作——基于江西新干牛城遗址的观察》,《“城市与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

     《牛城遗址出土白陶的初步分析》,《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研究》 故宫出版社 2016年。

     《虎纹与南方文化》(译文),《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牛鼻山文化再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2012年。

  荣誉和奖励: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1年。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

      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3年。

      云南省博士生学术新人奖,2019年。

      云南大学第十九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0年。

  联系方式:heqi2810@126.com

上一篇:刘彦

邮编:650091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Copyright©2022 滇ICP备0500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