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怒江服务队2025年实习总结汇报会暨与怒江州共建单位交流会在和谐小学奉献楼三楼党建活动会议室圆满举行。怒江州共建单位领导、3个服务社区、2个合作机构以及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团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服务期间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的服务及其成效,深入交流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为后续政校社协同推进怒江州社会工作发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汇报会上,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怒江服务队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需求,从儿童、老年、家庭、精神障碍患者四大领域,系统呈现了服务内容及效果。

一、聚焦儿童全面发展,护航健康成长
在儿童服务领域,聚焦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需求,分层设计并在团结社区、和谐社区和同心社区开展不同主题活动。针对3-5岁儿童假期托管和儿童发展需求,团队启动了“团结宝贝成长记”夏令营(8月4日-19日),聚焦儿童肢体动作发展、艺术素养培育与生活习惯养成,同步引导家长参与,让家庭共同见证幼儿成长点滴。针对幼小衔接学校适应需求,团队于8月4日至20日在团结社区开展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围绕生活、品德、学习三大习惯,设计垃圾分类、护眼训练、专注力游戏等11场主题活动,帮助儿童夯实综合能力,为顺利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在和谐小学,针对儿童同伴关系和性健康教育两个主题分别开展了服务。“同伴关系改善小组”(7月25日-8月6日),通过红线游戏、盲人向导、团队竞赛等互动环节,有效回应了高年级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互助意识薄弱等问题,服务结束后友谊质量量表测评显示服务成效显著。“性教育与健康成长”夏令营(7月25日-8月3日)从生殖健康知识科普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双重视角,结合手工绘画、户外运动等形式,开展了10节特色课程,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直观认识青春期变化,树立平等尊重的交往理念,在轻松氛围中实现自我接纳。

此外,同心社区“预防校园欺凌”小组活动(8月4日-13日)以情景剧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在8节小组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欺凌识别与应对方法,培养共情能力与非暴力沟通技巧;同期“职业启蒙”小组围绕八大职业主题,借助职业兴趣岛游戏、角色扮演、团队挑战等环节,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有效激发儿童对未来职业的探索热情。

二、构建社会支持,减轻老年隔代照顾负担
针对老年群体,同心社区8月6日至14日采用“喘息服务+小组活动”的模式开展服务:喘息服务链接夏令营资源承担儿童照料工作,为老年妇女缓解隔代照顾压力;8节小组活动则围绕情感疏导、身体保健、社会支持三大维度,通过歌舞表演、音乐游戏等形式搭建交流平台,有效减轻老年群体多重负担。
三、深化家庭支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在家庭支持层面,8月6日至13日,团队在和谐小学开展“困境儿童多家庭小组”服务,以“击鼓传花”破冰、“蒙眼障碍赛”信任构建、“部落长老对话”深度沟通、“纪念相册制作”情感留存主题,引导家庭成员从初识到深交,逐步改善家庭内部沟通模式,强化情感联结,为社区家庭教育注入温暖力量。
四、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完善社区康复支持
作为“泸水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融合行动项目”的重要内容,团队采用“线上回访+线下探访”双轨模式,线上通过定期回访筛查服务对象需求、提醒规范服药,线下开展物资援助与需求评估,联动社区资源畅通医康转接渠道,助力超40%康复对象获得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为其回归社会搭建桥梁。
汇报结束后,部门领导、合作机构、社区与服务团队师生展开深入交流。怒江州社会工作部办公室主任欧蓉对实习团队深入一线的扎实工作与真挚付出表达感谢,认为汇报内容细致务实、切中社区需求痛点,为实际工作中的困惑提供了新思路,期盼未来团队能继续以专业视角赋能本土实践,同时切实做好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以务实行动守护社工情怀。
怒江州妇联发展科科长徐泽荷指出,怒江地区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迫切,云南大学服务团队的到来实现了“双向赋能、共同成长”——团队为本地带来专业服务活力,而怒江淳朴的民风与较高的居民幸福指数,也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宝贵场景。她表示,怒江始终敞开怀抱,期待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同陪伴地区成长。
泸水市教育体育局体卫艺股股长和丽竹强调,社会工作与民生紧密相连,本次服务团队的基础性服务为怒江儿童与居民带来切实收益,希望未来能在学期中持续推进此类实践,围绕校园欺凌防范、心理健康促进等议题开展长效专业介入,更深层次支持怒江建设发展。
怒江州汉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和永花则从机制建设角度提出建议,她表示,希望与云南大学签订实习协议搭建稳定合作平台,同时系统梳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常规性服务手册,推动怒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可持续发展。
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晓梅对实习团队踏实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予高度肯定,强调团队的专业引领为怒江社会工作发展注入活力,建议将学生实习频次从每年一次提升至两次,通过持续陪伴与深度支持,推动先进社工理念与实用方法扎根当地,助力怒江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此次交流会既是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社区协同推进怒江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将与怒江州共建单位深化合作,以专业服务回应社区需求,以长效机制保障服务延续,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与民生改善贡献更多社工力量,助力怒江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撰稿:李梦云、彭欣月、范琪琪
初审:王 硕
复审:高万红
终审:钱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