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举办。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云南大学等30余所高校师生、30余家社会服务机构和公益组织的实践专家共计90余人参加了本届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服务学习的反思:内容、策略与问题”,目的是通过搭建经验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合作,促进服务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创新。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服务学习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心理与临床社会工作专委会(筹)协办。
开幕式:深化对服务学习的认识
本次会议于11月1日上午九点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2楼报告厅拉开序幕。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副校长吴涧教授致辞,他指出,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将社区服务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跨越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学生在服务中成长,在成长中服务;它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学生心中播撒下社会责任与领导力的种子,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跨区域合作对服务学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教授指出,服务学习在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助力边疆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本次研讨会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有助于凝聚力量、整合资源,进一步深化服务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担当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旨发言:聚焦服务学习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仪式结束后进入主旨发言环节。4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服务学习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成果。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教授以“对服务学习实践与影响的反思”为题,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多年实践案例,剖析服务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社区发展的双向价值。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聚焦边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阐述了应用服务学习模式促进边疆社工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研究。集美大学姚进忠教授介绍了新文科背景下应用服务学习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机制。西南财经大学周正副教授介绍了西南财大师生应用服务学习模式在四川凉山开展青少年正向成长的实践与成效。四个主旨发言为服务学习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成熟的范例。
分论坛研讨:服务学习在中国
11月1日下午是三个分论坛发言。参会者围绕“服务学习的理念与人才培养”“服务学习的创新与实践”“服务学习的成效与经验”三个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分论坛一:服务学习的理念与人才培养
澳门理工大学梁启贤教授分享了将民族志方法融入社会工作教育,通过“沉浸式服务”培养学生同理心的实践。香港理工大学卓丽茵老师团队以“学校起动计划”为例,证实服务学习对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抗逆力等社会心理能力有显著作用。云南大学李艳华副教授结合保山实践,阐述了服务学习优化边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为弥合“教育与需求”“文化与专业”“政策与落地”三重裂隙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论坛二:服务学习的创新
云南大学杨婉秋教授团队探索服务学习在精神健康社工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通过“社区嵌入+反思循环”服务学习模式创新,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南开大学冯欢老师介绍“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模式,阐述如何通过服务学习将乡村振兴与新文科实践育人相结合的经验。香港理工大学袁振华老师展示生成式AI在服务学习教案设计、反思报告撰写中的应用,为技术赋能服务学习提供新路径。重庆工商大学丁吉涛老师则构建“技术-组织-伦理”三维协同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学习模式,破解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鸿沟”与伦理风险。
分论坛三:服务学习的成效
香港理工大学朱小琴老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协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与课程满意度是提升服务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云南财经大学木薇老师以怒江泸水市“邻里帮帮团”为例,揭示老年志愿服务“助人-自助”的双重赋能机制。厦门大学杨凌燕老师的研究证实,结构化服务学习能有效降低志愿者对智力障碍人士的不适感,培养包容态度。西南财经大学王珂老师分享了依托“A社区心灵成长驿站”,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心理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学习与社区心理治理的深度融合。
工作坊与分组讨论:服务学习推广
11月2日早上,香港理工大学朱小琴、卓丽茵、黎翔三位专家主持“服务学习方案设计”工作坊,三位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指导参会者设计贴合社区需求的服务学习方案。云南大学李艳华副教授以“服务学习督导:连接服务与学习的催化剂”为主题,分享督导技巧与经验,强调督导在服务质量把控与学生成长中的核心作用。下午的分组讨论围绕“服务学习本土化适配”“跨区域资源整合”“长效机制建设”等议题展开,参会者围绕服务学习实践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入讨论。
未来:跨区域协作为服务学习注入新动能
本次研讨会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领域的一次交流盛会,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未来,参会者将从三方面推动服务学习发展:一是加强跨区域资源整合,依托“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搭建学习交流共享平台;二是深化本土化实践与创新,结合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与社会需求,设计差异化服务学习项目;三是完善评估体系,推动“人在情境中”等理论框架下评估工具的本土化开发,实现服务学习“过程+结果”双重评估。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马居里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进一步强化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服务学习领域的合作纽带,为云南乃至全国服务学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实践样本”。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发挥边疆区位与学科优势,推动服务学习与边疆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深度融合,培养更多“扎根边疆、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香港理工大学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负责人石丹理教授强调,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服务学习教育网络的覆盖范围,推动更多高校与机构参与跨区域合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实践育人改革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严 茜
一审:杨婉秋
二审:高万红
三审:钱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