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八项规定真抓实干,悟贺信精神为党育人”。聚焦作风建设与使命担当,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紧密结合,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坚定不移抓好落实。
为进一步强化支部作风建设,锤炼党员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社会工作党支部联合第九、第十支部于2025年4月18日组织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赴寻甸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走进纪念馆,追忆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将理论学习、红色教育与作风建设相融合,通过参观展馆、重温长征历史、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党员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提升党性修养和作风水平。
“居丹桂运筹帷幄,渡金沙用兵如神。”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位于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是中央红军总部长征驻地旧址,1935年毛泽东等领导人曾在此为抢渡金沙江作关键准备。纪念馆分为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和中央红军领导人驻地旧址两个展区,真实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在纪念馆前整齐列队,庄严肃立。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同志及积极分子一同走进纪念馆,深入了解红军长征途径寻甸柯渡时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足迹。馆内珍贵的文物史料、详尽的图文展示以及生动的场景还原,全面呈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怕艰苦、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脚踏实地,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突破重重险阻,一步步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红军长征过云南所展现出的坚定革命信念、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和积极分子。
在参观过程中,支部成员聚焦作风建设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正是得益于其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保障。红军始终严守群众纪律,与沿线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这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优良作风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加强作风建设要求高度契合,为支部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
随后,党员们在纪念馆内的广场上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通过深入研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寻甸柯渡纪念馆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全体成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以红军长征精神为指引,时刻牢记党的纪律规矩,坚决杜绝任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将务实担当、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中,努力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在参观柯渡长征纪念馆后,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走进丹桂村,实地走访村落,切身感受社会主义建设和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如今的丹桂村,道路整洁、屋舍俨然,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通过与村民交流,党员们了解到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当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红色旅游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通过走访,支部成员深刻体会到服务基层的重要性,表示要将“魁阁精神”和“从实求知”的学术传统融入实践,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需求,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以务实作风助力乡村振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此次“走进纪念馆,追忆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以红色文化为依托,以党性教育为抓手,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历史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党员,更要在服务群众中锤炼作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做在群众心坎里。研究生社会工作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定期开展“作风体检”,引导支部党员坚守初心使命,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投身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不懈奋斗。
撰稿:张心怡
一审:汪 榕
二审:许晓佳
三审:钱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