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网站

常用下载 | 学校首页
首页
田野调查
当前位置: 首页 > 田野调查 > 正文
民社学子三下乡||人间盛世乐祥和,赤县同吟感谢歌——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的调查报告
作者:发布日期:2021-09-07点击数:

 

2021年暑假“三下乡”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云南大学

   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级:2020

   间:20219

带队教师:张海李晶

学生姓名:高瑜蔓孙祯李琳邓渝

 

 

202195

 

调研概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积极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扎根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高瑜蔓李琳梁兆哲邓渝杨程琳孙祯李慕菲向晓琪积极申报2021年春季学期云南大学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项目本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92——202194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针对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党政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为期五天的全队社会实践活动无法在线下正常开展因此团队临时调整计划缩短调研时间采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并结合“本地学生线下实践+外地学生线上‘云实践’”的新形式开展调查以戛洒镇曼哈社区和戛洒镇平寨社区为田野点学习参观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党政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的先进社区为周边村寨社区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可供学习参考的先进经验坚持党的先进思想,弘扬中国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间盛世乐祥和赤县同吟感谢歌

——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的调查报告


作者:高瑜蔓,孙祯,李琳,邓渝

摘要2021,正是建党百年的伟大时刻,党的百年征程告诉我们,唯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唯有坚定不移地开展党建工作,将党的建设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部署,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基础,意义重大,任务紧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机制体制制约等问题和瓶颈,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加以解决,不断加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而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是少数民族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不仅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引导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重构尤显重要。本篇调查报告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的曼哈社区与平寨社区为先进示范社区为其他山区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经验借鉴该报告分为个部分:调查环境、调查内容、实践感悟和结语,调查内容囊括调研目的与方法现状问题政策建议调研情况四个模块以调研情况为主。本次调查历时3天,以党政建设民族文化建设彝族傣族与汉族占主体以曼哈社区平寨社区为着眼点,运用文献研读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跨文化比较法等方法和理论,意在探析美丽中国与乡村建设背景下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会呈现出怎样的形态。

关键词少数民族山区党政建设民族文化建设民族团结

  1. 调查环境

  2. 调查时间

    本次田野调查从202192日至202194日,共持续天,辗转两个田野点。其中,202192日团队抵达戛洒镇202193日至202194前往曼哈社区平寨社区调研其文化建设的状况以及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将目光聚焦于两个社区的党政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202194日启程返回新平县,结束田野调查工作。

(二)调查地点

本次调查共有两个田野点,第一个田野点是位于新平县戛洒镇的曼哈社区曼哈社区是新平县农村撤并搬迁后产业选择发展的先进示范社区其特色的文旅结合产业电商产业都有一定成就除此之外曼哈社区还有专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代表联络群众、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和本区域党员服务网络网格的建设、提供便民政务直通服务、受理反映社情民意、推进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等;第二个田野点是位于新平县戛洒镇的平寨社区该村主要居民为傣族,新平县进一步加大花腰傣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在戛洒镇平寨社区设立集居住、生产、传承、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花腰傣传统民居民俗传承项目“花腰田间”,以项目带动平寨村和南恩河沿河旅游。除特殊说明外,将把两个田野点的调查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探索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

  1. 调查内容

  2. 调研目标与方法

    调研目标

    1.研究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聚焦于少数民族山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2.学习曼哈社区与平寨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为同类型少数民族山区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模式学习。

    3.与当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政策相配合,共同助力山区农村文化建设新发展打造文旅结合发展新道路。

    4.与社区居民共同探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共同探索两个社区民族文化建设党政建设的独特道路。

    调研方法文献研读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跨文化比较法

  3. 现状问题

  4.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县市区财政状况紧张,对于乡镇、村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预算严重不足,甚至多年不投入,加之村级组织集体积累少,导致大多数农村缺少文化场馆和文化活动阵地,开展文体活动必要的场地、设备无法得到保障。 加之机制不活、观念不断,现有阵地、资源没能得到有效挖掘,无法实现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无法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文化精神需求

  5. 专业人才匮乏,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不仅要有制度的保障,政策的支持、领导的重视,资金的投入,还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有热情、有活力的专业化队伍去真抓实干。受机构编制、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专业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乡镇文化站(馆)缺乏吸引力,难以招录和分配到优秀的专业人才。很多农村文化人才和文化工作骨干群众由于生活需要向外流出严重。

  6. 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受硬件条件和专业人才既乏影响,农村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做到书刊报纸、音像制品、文化娱乐、文艺演出、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还大都停留在广场舞、大秧歌等形式,无法满足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由于文化活动对农民缺乏吸引力,部分农村在农闲时还会出现聚众赌博甚至宗教迷信活动。

  7. 管理体制不畅,重视管理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现行机构编制和管理体制不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乡村文化站的队伍配备不强、工作人员多为单位中的“闲人”、“养老人员”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兼职多、挂名多,对实际工作开展不闻不问机构管理能力弱化、职能作用发挥不利,多种原因造成很多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明显,工作滞后。

  8. 文化冲击严重思想文化信仰发生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多,许多西方文化产品和思想潮流对农民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带来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不够大,文化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强,不能从主流文化上给予广大群众,尤其是村民以积极引导和影响,就会给西方腐朽文化思想渗透以空间和机会。

  9. 调研结果

    党建引领定航向民族团结促和谐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新平县戛洒镇曼哈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社区,共安置586户2196人,是玉溪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安置及建设过程中,戛洒镇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既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不仅兜住了搬迁群众的民生底线,更筑牢了搬迁群众的幸福之基。

    202193本团队前往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曼哈社区进行参观学习刚进入曼哈社区便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傣式建筑配套鲜花绿植、广场、水景观,作为玉溪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云南新平县戛洒镇曼哈社区既有傣族风情,又极具现代气息。

    a.拍摄于202193拍摄内容为曼哈社区村民住宅区。)

    党建引领定航向。进入到曼哈社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正上方的党徽照耀着前来办理业务的每一个人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曼哈社区“民族团结、生活富裕、美丽秀雅”新区建设快速推进,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曼哈社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不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还把扶贫车间设在了家门口,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群众务工、创业保驾护航。同时,依托网格,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做到攻坚有人领、发展有人带、办事有人管,不断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工作。

    b.拍摄于202193线下实践队员与曼哈社区负责人合影。)

    随后我们跟随曼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曼哈社区建立历史的简介长廊和文化长廊通过该长廊的参观我们得知曼哈社区是由周边的平田东瓜林耀南发启四个村寨从201610月到20199月间分批次搬入曼哈社区据工作人员介绍2019412为进一步做好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工作促进搬迁群众能够依托集镇经济发展在乡村特色旅游发展中受益尽快融入集镇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报请新平县人民政府皮尊在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式成立“曼哈社区”曼哈有民族团结融合的寓意预示着社区内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2019910经报请党委批准曼哈社区正式成立党总支并通过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节曼哈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从此曼哈社区将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在曼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另一侧还设有曼哈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据曼哈社区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经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公益活动比如“幸福新曼哈农民运动会”、“唱响新生活乡村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拉近社区居民间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在曼哈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旁边是曼哈货栈工作区是该社区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群众生活好的标语深入人心感人至深在一楼还设有“云岭先锋”党建书架该处有诸多书籍提供给社区居民进行阅读学习

    c.拍摄于202193拍摄内容为“云岭先锋”党建书架。)

    曼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有三个功能室分别为党性体验室儿童活动室党政活动室

    党性体验室门口有两句标语令人印象深刻量压把脉守初心会诊开方担使命据工作人员介绍曼哈社区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勇当职责使命,激发党员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曼哈社区会定期组织党支部全体党员走进曼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性体检室,开展党性体检活动,锤炼党性守初心。

    在党政活动室该社区的党员们需在开展党建活动时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观看红色教育片《巍巍哀牢》,通过这些党性教育内容引导党员学党史,知党情,听党话,自问入党动机,唤醒入党初心。全体党员对照37条党员负面言行、党员10条管理红线,通过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支部会诊四个步骤填写了自检表、互评互测表,让党员“四问”自检初心,查检“六种意识”,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接下来,社区将为每一名党员出具一份《党员党性体检报告》。80分以上是“健康”,60分到79分为“亚健康”,60分以下为“不健康”。对“不健康”“亚健康”两种情况的党员由镇组织委员一对一开出“药方”加以整改。

    d.拍摄于202193拍摄内容为曼哈社区党政活动室。)

    而儿童活动室更多地是为社区儿童提供游乐休闲地场所一进门就可以看到摆在门口的电子琴再往里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地玩具如积木摇摇马拼图卡车等在活动室周围的书架上有各种各样的绘本和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可以为儿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好地实现个人梦想社区梦想家国梦想但是据工作人员反映由于疫情原因儿童活动室目前仍为恢复开放让我们期待下一个春天孩子们可以如约而至到活动室里开心地玩耍活动探索丰富自己的小世界

    e.拍摄于202193拍摄内容为曼哈社区儿童活动室。)

    民族团结促和谐。同时曼哈社区还立足多民族杂居融合的村情实际,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加强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族进步和文化惠民作为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筑牢民族团结和文化建设基础;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民族团结文化氛围。

    绿色生态保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元素”植入扶贫产业和新区建设之中,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立足生态资源条件和民族文化实际,大力发展手工艺品等绿色产业;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垃圾分类等活动,使搬迁群众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听得见鸟叫、闻得见花香,社区建设与生态保护同“脉动”。依托旅游资源优势谋发展。始终高位谋划、统筹推动,把搬迁群众的发展和旅游优势相衔接,引导鼓励群众开办民宿、对外出租住房参与旅游产业。社区内别致的水景观、火红的凤凰花也必将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新去处。

    曼哈社区还精心设计了文旅结合的特色发展路线依托哀牢山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以及戛洒特色美食牛肉汤锅傣味等设计符合现代大众需求的旅游项目增加居民收入曼哈社区还为居民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投放至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并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管理开创了一条“美丽乡村”发展新道路

    202193日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平寨社区平寨社区现有农户365户,共1520人,是以傣族为主,其中:傣族1494人,彝族4人,其他民族22人。农业人口总数为1485人,劳动力843人。一进村口民族团结示范村的石碑便伫立在村口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的标语鼓舞人心仿佛平寨居民近几十年的努力拼搏的画卷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平寨社区的广场上见证了十多位傣族妇女一同纺织的场景与妇女们身后的壁画相映成趣体验先前从未体验的纺织文化感受到民族团结发展的磅礴力量

    f.拍摄于202193平寨社区妇女们正在广场上协作纺织。)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花腰傣女孩六、七岁就能舞针弄线,她们把生活里的四叶菜、八角花、凤凰花、槟榔叶等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图案绣制到衣服上,融入无尽的遐思,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开发协会会长刀向梅介绍,随着花腰傣、哀牢山、红河谷旅游的不断升温,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花腰傣刺绣产品受到了各方游客的青睐,协会会员也从成立时的200多人发展到了300多人。花腰傣绣品范围也从单一的传统服饰扩展到满足市场需求的各式手提包,绣花鞋、围巾、床上用品等。

    同时,平寨社区平寨村成立了一支80多人的村民业余文艺演艺队,每逢春节黄金周、五一节时花腰傣风情沐浴节、十一时的汤锅节,每次演出平寨村的文艺演出,队伍都要为游客表演多个节目。

    平寨社区除了发扬自身独特文化之外还有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文旅项目“花腰田间”。围绕打造“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新平县进一步加大花腰傣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在戛洒镇最大的花腰傣聚居村寨平寨社区平寨小组建设集居住、生产、传承、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花腰傣传统民居民俗传承项目“花腰田间”,以项目带动平寨村和南恩河沿河旅游。

    走进戛洒“花腰田间”,一幢幢土掌房错落有致,它们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还原了花腰傣传统土掌房的建筑特色。房前屋后,一棵棵古老的芒果树和各色花草点缀其间。稻田里,蜿蜒的田埂环绕穿行,宛如走进了一个自然古朴的花腰傣村寨。

    g.拍摄与202193团队成员正在参观戛洒“花腰田间”。)

    据悉,花腰田间不仅植入了丰富的花腰傣文化体验项目,除了土掌房、梯田等景观外,景区还将花腰傣传统民俗中照电筒、赶花街、恋爱、农耕等文化进行真实的场景呈现,通过篝火晚会、民族广场舞等活动,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文化体验度,展现花腰傣文化的本真和魅力,使传承园真正成为花腰傣历史和民俗文化活的博物馆,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效融合。

    此外,园区除了用作民宿酒店外,还引进一批传统花腰傣民俗传承人和民间手工技艺能人整户进驻,集中展示花腰傣刺绣、纺线、织布、竹编、土陶、古法红糖等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可以说,如今的“花腰田间”已经成为了花腰傣文化技艺传承交流的平台,花腰傣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示地标。

    h.拍摄于202193拍摄地点为平寨社区手工艺品开发协会工作室。)

    平寨社区除了民族文化建设同时也注重党政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戛洒镇平寨村以党建引领为出发点,强化“领头雁”和“火车头”的作用,做细做实“党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打牢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基。

    平寨是花腰傣村寨,全村138户626人,共有中国共产党员33名。多年来,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强堡垒、抓产业、活治理、兴文化”举措,平寨村闯出了一条民族乡村振兴示范路。平寨村先后荣获了云南省民族文化特色村寨、云南省惠民示范村、云南省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等称号。

  10. 政策建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2019)。本项目对曼哈社区平寨社区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帮助其他社区居民进行合适的文化建设道路选择,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云南省结合实际,提出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

  14. 实践感悟

  15. 2020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孙祯

在本次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研究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玉溪新平县戛洒镇的曼哈社区与平寨社区进行了党政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调研。虽然调查仅仅持续三天时间,但团队通过研读文献、亲身参与观察以及与当地的村民和干部等进行交谈依然获得了较为详细的相关信息,对两地的党政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而对少数民族的党政及民族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调查我们发现田野点的曼哈社区与平寨社区虽各有特点但也有交集:形式多样落实落地的党政建设为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主旋律的基调,为扶贫搬迁保驾护航;文旅结合,让群众得以在搬迁后“住得下、能发展”;民族团结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绿色发展的理念保证了该社区得以可持续发展。而以上共同点恰恰就很有可能是可以作为普适经验进行推广,帮助其他相似社区进行党政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建设,共同探索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党政与文化建设的机制。

本次调研也令刚刚接触“田野调查”不久的团队成员对于“田野作业”有了更深刻的体悟。田野调查虽然作为一种以感官对象为主的研究方法,注重获得直观性资料。但通过整理分析和系统探究,却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实现感性认知向理性知识的转化,或者辅助于观念、原理的验证,进而推进理论研究中的升华,由此将特殊性转化为普适性,再运用于实践中。

  1. 2020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邓渝

    通过云南大学暑假三下乡活动,我们了解到了云南省两个乡村在党领导下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质的飞跃。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最大的两个感受就是---党在乡村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和因地制宜的乡村发展模式。

    在两个乡村的走访参观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在基层兢兢业业的党员同志,他们活跃在乡村建设方方面面,既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也为乡村建设出劳出力。如在曼哈社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在戛洒镇平寨村的党政建设,无不体现着党在乡村基层建设中不可磨灭的作用。此次活动还有一个地方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当地群众在党的带领在因地制宜的建设乡村,实现脱贫奔小康。曼哈社区依托山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特色美食设计出了一条文旅结合的特色发展路线,而戛洒镇平寨村则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资源打造“花腰”特色文旅项目。

    无一例外,两个乡村都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在自己家脱贫致富,既保护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又实现了乡村振兴。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沿途的民俗风情和人文风光,更大的收获在于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时代新农村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怎样的转变和发展,感受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信念。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都会向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

  2. 结语

    本次调研历时三天,历经两个地点,以实地调查、参与观察获“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平寨社区、曼哈社区的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调查两地的文化建设情况和党政建设。此次调研之行,深入了解两地在建设过程中资金、人员、科技构成情况,政策支持力度。

    在平寨社区,我们重点走访了当地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参观了当地人民所使用的较原始的纺织器械以及手工艺品,其中,手工艺品可谓品种多样,主要有纺织品、陶制品,了解到了手工艺品的来源、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这代表的是当地村民对生活对文化的热爱,也体现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在当地,村民的日常服饰就是他们手工做的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我们也有幸观察了村民手工制作饰品。平寨社区致力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响应党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曼哈社区,我们去了社区委员会的党建活动室,主要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社区基本情况,我们也了解到该社区从建设到搬迁再到建设的基本历程。曼哈社区独具花腰傣田园风光的建设,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典范,常有昆明等地的人员到此地考察学习。值得借鉴的是,曼哈社区紧跟互联网,发展电子商业,用“线下选购,线上下单”的模式来销售当地特色产品:甜橙、芒果、干巴、重楼等,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党员活动室、党员会议室、儿童书屋等,建设特色党建文化,并以哀牢红色文化激励党员,助力社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营造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建设美丽中国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大勇.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N]. 唐山劳动日报,2021-08-26(005).

    [2]谭洪会.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  带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21(23):128-129.

    [3]龙井然,杜姗姗,张景秋.文旅融合导向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机制与模式[J].经济地理,2021,41(07):222-230.

    [4]李玲.浅析新时期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J].农家参谋,2021(14):3-4.

    [5]耿达,罗婧.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进路[J].领导科学,2021(14):103-107.

    [6]张祝平.以文旅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逻辑与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21(07):157-164.

    [7]刘一凡.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境与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7):249-250.

    [8]尹小娟.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发展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2021(19):142-145.

    [9]张伟平.精准扶贫进程中的农村文化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19):26-27.

    [10]刘玉霞.论文旅融合理念下的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J].经济师,2021(07):205-206+237.

    [11]杨宁宁,曾文.新时代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中党政建设研究——以福建省农村地区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33-35.

    [12] 党政主导与群众自治相结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N]. 中国社会报,2016-05-23(003).